飲食文化

當前位置 /首頁/人氣美食/飲食文化/列表

為什麼五月初五要吃粽子,五月初五是什麼節日

粽子是端午節家家户户都會吃的傳統美食,那端午節是什麼時候呢?民間傳説詩人屈原於端午節跳汨羅江自盡,後來人們為了紀念他特設立划龍舟和吃粽子作為端午節的習俗。粽子是由粽葉包裹着糯米蒸制而成。為什麼端午節吃粽子成為習俗,而不是別的食物呢?

五月初五是什麼節日?為什麼五月初五要吃粽子?

五月初五是什麼節日?為什麼五月初五要吃粽子?

端午節吃粽子,這是中國人民的又一傳統習俗。粽子,又叫“角黍”、“筒粽”。其由來已久,花樣繁多。

據記載,早在春秋時期,用菰葉(茭白葉)包黍米成牛角狀,稱“角黍”;用竹筒裝米密封烤熟,稱“筒粽”。東漢末年,以草木灰水浸泡黍米,因水中含鹼,用菰葉包黍米成四角形,煮熟,成為廣東鹼水粽。

晉代,粽子被正式定為端午節食品。這時,包粽子的原料除糯米外,還添加中藥益智仁,煮熟的粽子稱“益智粽”。 時人周處《岳陽風土記》記載:“俗以菰葉裹黍米,……煮之,合爛熟,於五月五日至夏至啖之,一名粽,一名黍。”南北朝時期,出現雜粽。米中摻雜禽獸肉、板栗、紅棗、赤豆等,品種增多。粽子還用作交往的禮品。

五月初五是什麼節日?為什麼五月初五要吃粽子? 第2張

到了唐代,粽子的用米,已“白瑩如玉”,其形狀出現錐形、菱形。日本文獻中就記載有“大唐粽子”。宋朝時,已有“蜜餞粽”,即果品入粽。詩人蘇東坡有“時於粽裏見楊梅”的詩句。這時還出現用粽子堆成樓台亭閣、木車牛馬作的廣告,説明宋代吃粽子已很時尚。元、明時期,粽子的包裹料已從菰葉變革為箬葉,後來又出現用蘆葦葉包的粽子,附加料已出現豆沙、豬肉、松子仁、棗子、胡桃等等,品種更加豐富多彩。

一直到今天,每年五月初,中國百姓家家都要浸糯米、洗粽葉、包粽子,其花色品種更為繁多。從餡料看,北方多包小棗的北京棗粽;南方則有豆沙、鮮肉、火腿、蛋黃等多種餡料,其中以浙江嘉興粽子為代表。吃粽子的風俗,千百年來,在中國盛行不衰,而且流傳到朝鮮、日本及東南亞諸國。

五月初五是什麼節日?為什麼五月初五要吃粽子? 第3張

作為吃貨的小編,通過不同食物背後的故事瞭解到了不同食物存在的意義,瞭解了五月初五是什麼節日以及為什麼五月初五要吃粽子。傳統節日不僅是文化的傳承,更是對於歷史的尊重。那麼多傳統節日,你瞭解多少呢?

TAG標籤:粽子 五月 初五 節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