餐飲資訊

當前位置 /首頁/熱點/餐飲資訊/列表

端午節包糉子的來歷

端午節就要來了,在這個節日有人關心放假,有人關心有沒有舉辦什麼活動,而對於吃貨們來說最關注的還是端午節必不可少的食物——糉子。這個由糯米加上各種配料做成的可口食物不僅是端午的一個特色象徵,也是很多吃貨小夥伴們惦記已久的。那麼,只知道吃糉子的小夥伴們,你們知道怎麼糉子的歷史嗎?現在我們就來給大家介紹一下端午節包糉子的事宜。

端午節包糉子的來歷

端午節包糉子的來歷

一、紀念屈原

公元時期關於糉子的來歷。公元前340年,愛國詩人、楚國大夫屈原,面臨亡國之痛,於五月五日,悲憤地懷抱大石投汩羅江。爲了不使魚蝦損傷他的軀體,人們紛紛把竹筒裝米投入江中,引魚蝦來食。以後,爲了表示對屈原的崇敬和懷念,每到這一天,人們便竹筒裝米,投入祭奠,這就是我國最早的糉子--"筒糉"的由來。

爲什麼後來又用艾葉或葦葉、荷葉包糉子呢?《初學記》中有這樣的記載:漢代建武年間,長沙人晚間夢見一人,自稱是三閭大夫(屈原的官名),對他說:"你們祭祀的東西,都被江中的蛟龍偷去了,以後可用艾葉包住,將五色絲線捆好,蛟龍最怕這兩樣東西。"於是,人們便以"菰葉裹黍",做成"角黍"。世代相傳,逐漸發展爲我國端午節食品。

清代乾隆皇帝,端午節在宮中吃了九子糉後,龍顏大喜,讚不絕口,欣然賦詩一首:"四時花竟巧,九子糉爭新。"九子糉:是糉子的一種,即爲九隻糉連成一串,有大有小,大的在上,小的在下,形狀各異,非常好看。並且九種顏色的絲線紮成,形成五彩繽紛。九子糉大多是作爲饋贈親友的禮物,如母親送給出嫁的女兒、婆婆送給新婚的禮物等,因爲"糉子"諧音"中子",民間有吃了"糉子"能得兒子的風俗,故"九子糉"便是多子多福的象徵。清代詩人吳曼雲,也寫有一首讚美九子糉的詩篇:"裹就連筒米宿春,九子彩縷扎重重,青菰褪盡雲膚白,笑說廚娘藕覆鬆。

端午節包糉子的來歷 第2張

二、祭祖

古代時期關於糉子的來歷。端午節祭祀先祖,其實是後人賦予的內容。古人對端午,其實有種種說法,按《齊諧記》說法,因爲怕祭屈原之米被蛟龍所竊,因此創造了糉子這種形色。因爲蛟龍怕楝葉、綠絲。而李時珍《本草綱目》卻說:“糉,俗作糉。古人以菰蘆葉裹黍米煮成,尖角,如棕桐葉心之形,故曰糉,曰角黍。近世多用糯米矣。今俗,五月五日以爲節物,相隗送,或言爲祭屈原。作此投江,以飼蛟龍。”因李時珍此種說法,故聞一多有 “端午爲持龍圖騰崇拜民族的祭祖日”之說。

關於糉子最早的記載是1600年前西晉新平太守周處所寫的《風士記》雲:“仲夏端午,烹鶩角黍。”200年後南朝梁文學家吳鈞在《續齊偕記》中說:“屈原五月五日投汨羅而死,楚人哀之,遂以竹筒貯米,投水祭之。”於是以訛傳訛,相沿成俗。可見人們對忠義之士感情之彌篤了。 糉子並非源自祭奠屈原之死,它的起源說法很多。最讓人信服的是“包烹”之說,就是50萬年前發明用火熟食時,爲了適口,用樹葉包裹食物放在火中煨後剝葉而食,這雖不叫糉子,卻已有糉子的雛形。經過40萬年的春秋更迭,進入石烹時代,先人們已能在地上挖坑,坑中墊獸皮,再注水其中,投入燒燙的石子使水沸騰,煨煮用植物葉子包裹的原料,直至成熟,這就更像現在的糉子。 糉子的出現如本文開頭所說,但一說用於祭祖;又說爲了紀念屈原殉難,兩說都有道理。

端午節包糉子的來歷 第3張

端午節包糉子,既是一個悠久的歷史傳統,也是一次吃貨的盛宴。甜糉子,鹹糉子,甚至還有奇葩的辣糉子,總之花樣百出,現在小夥伴們在知道了糉子的由來,知道了手中的這小小的米團,承載了我們那麼悠長的歷史傳承,再在吃糉子的時候心中是不是會有一種別樣的情緒呢?

TAG標籤:糉子 端午節 來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