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牌動態

當前位置 /首頁/熱點/品牌動態/列表

吃燒鵝

在眾多肉類當中,鵝肉最肥,比不上雞肉的細嫩,也沒有鴨肉的細滑,但是經過精心的烹飪,吃起來口感厚重,如同品嚐一塊上好的牛排,別有一番分風味。吃燒鵝比較好還是幹吃,用脆脆的皮包裹着韌性的鵝肉,特別有嚼勁,也不會像淋過醬汁般的太閒,肥而不膩,美味非常。到廣州旅遊的遊客要問起當地的代表美食是什麼,相信很多人都會回答——燒鵝。

吃燒鵝

鵝肉一直被認為上不得枱面,周作人就講到在紹興一帶,作為食用肉類鵝就比雞鴨的品格要低,鵝,只是過節用來祭奠先人的祭祀品,祭祀品裏有豬肉、雞,然後配搭着一隻孤獨的鵝。

屈大均《廣東新語》有記載清代廣州的宵夜喝酒之樂趣:“廣州酒樓之餚,有所謂消夜者,宜於小酌,一碗二碟。碗為湯,碟為一冷葷,一熱葷。冷者為香腸、叉燒、白雞、燒鴨之類,熱者為蝦仁炒蛋、炒魷魚、炒牛肉、煎曹白魚之類。”這裏是沒有燒鵝的影子的,但我就不相信這消夜的冷葷裏只有燒鴨,沒有燒鵝?

在西方的餐桌上,鵝是非常鄭重的主菜,在法國小説家左拉的《小酒店》裏,寫一羣鄰居聚會,最後上桌的就是一隻烤鵝:“這是賣魚巷的雞鴨店裏最肥的一隻鵝,……有十二磅半重,她燒了三簍炭菜把它烤熟,烤出了三碗鵝油。”眾人大啖烤鵝,其中有一個人物維爾吉妮最愛吃鵝,有一次她吃了一整隻烤鵝,肚子漲起來,在牀上睡了半個月,足見鵝肉的魅力。

法國人的這種制鵝和廣州的燒鵝,其實是同一種烹調方法,就是烤制,這樣出爐後表皮脆爽好吃。東北人吃鵝喜歡燉,把鵝肉放進砂鍋,加調料燉得爛爛的,曰“燉大鵝”。《清稗類鈔》中有古代蒸鵝法:“將鵝洗淨後,用鹽三錢擦其腹,以葱填實,外將蜜拌酒,滿塗之,鍋中一大碗酒,一大碗水,蒸之。用竹箸架之,不使近水。用山茅二束,以緩緩燒盡為度。等鍋蓋冷,揭開之,將鵝翻身,仍將鍋蓋封好蒸之,再用茅柴一束,燒盡為度。” 據説這樣蒸鵝在起鍋時,鵝肉爛如泥,湯也非常鮮美

袁枚的《隨園食單》也記載了這種蒸鵝法,一模一樣,其蒸鵝方法均源自元代書畫家倪瓚的《雲林堂飲食制度集》, 袁枚稱之為“雲林鵝”,名聲遠播。十一假期裏,閒得蛋疼,弄來生鵝,依此法炮製,沒有茅柴可用,只能使煤氣火,火候夾七夾八,鵝肉是爛的,但味道遠遜燒鵝。

説到廣州哪家的燒鵝比較好,每個廣州人都能隨口説上幾家老牌子,其實有點底藴的燒鵝店,燒鵝的品質都不差,有人説這家的滋味好過那一家,多是主觀看法。我認為,燒鵝汁的配製最考師傅的功夫,因為一般人吃燒鵝不會像我這麼神經,喜歡幹吃鵝肉,燒鵝的味道大多來自燒鵝汁,用桂皮、八角、香葉等配料做成,但其中的鹹淡細味,有什麼祕製配方,就不得而知了。

有人説,吃燒鵝比較好搭配上米酒,如果是經過冰鎮的米酒就更好不過了,喝一小口冰鎮的米酒,在吃一口美味的燒鵝肉,其中的美妙當真是讓人慾罷不能,讚歎不已。不同於其他的美食小吃,燒鵝一年四季都可以吃到,並且燒鵝味道鹹淡適宜,男女老少都可以品嚐,並且價格親民,容易被消費者所接受,但實際上,好吃才是燒鵝的根本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