飲食常識

當前位置 /首頁/人氣美食/飲食常識/列表

客家小吃的起源和節日是哪些

客家小吃的起源和節日是哪些?客家指的是漢族與少數民族畲族、峒族等通婚,經過時間的累計形成的客家。他們用的語言也不是漢語,而是客家話。他們的起源是從宋朝開始的。他們的文化結合了古代畲族、百越以及漢文化。由此演變出來的客家小吃和中原飲食也是大有不同的。

客家小吃的起源和節日是哪些

客家小吃的起源和節日是哪些

客家飲食可以分為兩大類:一為客家菜餚,另一為客家小吃。正月元宵節 客家人吃湯丸和懸掛花燈籠。湯丸有鹹與甜兩種,取"團圓"的好兆頭。客家人的習慣是過了元宵節、吃了湯丸以後,就要送回家過年的親人出遠門,表示祝願親人一年在外平平安安、年底再回來團圓。

一、起源

小吃起源於佐酒的熟食 ,古人下酒之物非常隨意,付錢的時候也滿不在乎,眉頭不用打結,實在是便宜!盛載下酒物的碟子很小,低調而實惠,依盛器之小食物被稱為"小吃"。

一般的小吃都是添意趣的下酒菜,無關宏旨,吃起來有一番驚喜,有點兒浪漫色彩,不攜帶充飢功能,完全是正餐以外的進食行為。惟獨客家小吃是主食的延伸,它的用途首先是充飢,幾乎全是米制品。

二、舉辦活動

1、簡介

在元宵節或早三幾天,上一年"添丁"的人家要在祖屋中廳的樑上懸掛大花燈籠,並請親朋好友前來吃灑祝賀,期間户主抱來出生的男嬰先向先祖神位參拜,接着參拜長輩,長輩給"利是"表示祝願,完畢後眾人開懷暢飲,吃過燈酒,男嬰就算正式加入家族行列,將名字注入族譜。

2、月份和習俗

一般是一個兒子掛一個燈籠,哪個圍屋掛的燈籠越多就越光彩,表示人丁興旺。

二月二 取下花燈,燒過年貼的對聯、"利是",清理、吃完過年時剩下的食品,如米糕、料花等,準備開春幹農活。

客家小吃的起源和節日是哪些 第2張

三月清明 這一期間野艾草比較鮮嫩,梅州人就採來做成餈來吃。清明過後,就開始插秧了,所以有俗語説:"吃了野艾餈,肩頭磨得損。"

四月八 也叫水節,立夏節,因為是在表黃不接的時候,過節吃的食品較差,大多數吃的是傑米粉與麥皮混和做的餈。

五月五端午節 端午節吃粽子,以表示紀念屈原,還吃釀苦瓜和用剛收成的黃豆做的釀豆腐。

七月十四 上半年農作物的收成與下半年的耕種已基本結束,有喜慶豐收和放假休息的氣氛,這天家家户户磨豆腐、吃鴨子,還要吃多種做法的新鮮花生。

八月十五中秋節 吃月餅、炒田螺及板栗、柚子、山梨等瓜果。月餅、田螺都表示團圓,這天外出做工的人都要回家過節。以往還有放孔明燈作娛樂的傳統。

九月九重陽節 也叫鬼節,客家人祖上的二次葬都在這天進行。這天吃的小吃是九重皮。

十一月冬至 在梅州地區及客家地區有句話叫做"冬(冬至)大過年(春節)",意思是比春節還要隆重,因為秋收冬藏,農事已畢,一年耕稼,豐碩喜人。這天吃的小吃是蘿蔔餈,由於這時天氣寒冷乾燥,所以客家人都在這一時節臘豬肉、醃鹹菜等,準備過春節,這天臘的豬肉可保存較長時間。春節(過年)

十二月二十五日開始不出遠門,忙着準備過年的食品、迎接遠歸的親人。過年吃糯米做的油果、大籠餈,還有紅燒肉、梅州釀豆腐等客家菜。特別是大年三十除夕,客家人不管多遠都要趕回家吃"團圓飯",與親人團聚。

客家小吃的起源和節日是哪些 第3張

客家小吃裏有一樣是燒麥,是不是一直以為這個是漢民族飲食,其實不然。對了,學做燒麥的人記得,燒麥的皮要有擀麪杖來,燒麥是不用收口的,還有記得在放到鍋裏蒸的時候,千萬要在燒麥表明噴一點水,不然這個皮會顯得特別幹。這樣子,聰明的你是不是就知道包燒麥的訣竅了。

TAG標籤:節日 小吃 客家 起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