飲食常識

當前位置 /首頁/人氣美食/飲食常識/列表

小暑的由來

想必大家都知道,小暑是二十四節氣之一,六月六也就是傳統的小暑的節氣,那麼小暑這一節氣是怎麼來的呢?關於小暑的由來相信許多人都不太清楚。下面就讓小編來告訴你,小暑的由來,順便也說說,在小暑應該吃點什麼。

小暑的由來

一、小暑的由來

“六月六”相傳這是龍宮曬龍袍的日子。因爲這一天,差不多是在小暑的前夕,爲一年中氣溫最高,日照時間最長,陽關輻射最強的日子,所以家家戶戶多會不約而同的選擇這一天“曬伏”,就是把存放在箱櫃裏的衣服晾到外面接受陽光的暴曬,以去潮,去溼,防黴防蛀。

民間說“六月六”百索子撂上屋。“相傳傳天上的牛郎星和織女星被銀河分割在兩岸,一年中只有”七月初七”這一天可以相會。但在他們中間卻橫阻着一條銀河,又沒有渡船,怎麼辦呢?所以六月六這一天,天下的兒童多要將端午節戴在手上的“百索子”撂上屋讓喜鵲銜去,在銀河上架起一座象彩虹一樣美麗的橋,以便牛郎和織女相會。

相傳這一天是“小白龍”回家的日子。因爲“小白龍”犯了天條,被龍王父親囚禁在很遠的一個小島上,失去了行動自由。唯有六月六這一天,龍王恩准其回家探母。“小白龍”由於探母心切,所以一路上晝夜兼程,帶來了驚雷閃電,狂風暴雨。

伏日,古人說:伏是“隱伏避盛暑”的意思,伏日祭祀,遠在先秦已見著錄。古書上說,伏日所祭,“其帝炎帝,其神祝融”。炎帝傳說是太陽神,祝融則是炎帝玄孫火神。傳說炎帝叫太陽發出足夠的光和熱,使五穀孕育生長,從此人類不愁衣食。人們感謝他的功德,便在最熱的時候紀念他。因此就有了“伏日祭祀”的傳說。

小暑的由來 第2張

《小暑六月節》:“倏忽溫風至,因循小暑來。竹喧先覺雨,山暗已聞雷。戶牖深青靄,階庭長綠苔。鷹鸇新習學,蟋蟀莫相催。

二、小暑的食俗

1、黑鯛

小暑時節是臺灣第二期稻作秧苗期第一期稻作黃熟的時候也是絲瓜、苦瓜、黃瓜、冬瓜的盛產期臺灣周圍的海域是屬於溫水海域,也是溫水魚羣的羣聚時期基隆北方外海有小卷紅魽等漁獲,淡水海域則可捕獲黑鯛。

2、芒果

所謂小暑吃芒果代表這個時節是芒果的成熟盛產期。

小暑的由來 第3張

本站的小編對於小暑的由來的介紹就到這裏啦,小暑這一節氣來自於中國古代民間的一些傳說故事,也體現了古代人民的智慧結晶。在小暑,天氣會變得更加炎熱,大家要注意防暑,又不能貪戀冷水,主要適度追求清涼。

TAG標籤:小暑 由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