餐飲資訊

當前位置 /首頁/熱點/餐飲資訊/列表

人之過,藥無錯,中醫瑰寶為何不能“重出江湖”?

6月13日,四川廣播電視台新聞頻道SCTV4在全國率先復播鴻茅藥酒廣告,節目以新聞報道的形式播出,首先展示鴻茅國藥股份有限公司的企業自查整改報告,隨後播出某藥房資深女銷售接受採訪表示“至今沒有消費者反映有質量問題”,接着一名戴眼鏡的四川市民則表示“今天再拿幾瓶,身體改善了”。

人之過,藥無錯,中醫瑰寶為何不能“重出江湖”?

對此,很快有人在自媒體撰文質疑《鴻毛藥酒復出是誰的悲哀》,文章指責“四川電視台這次率先為鴻茅藥酒洗白,並且以嚴肅的新聞報道的形式進行廣告宣傳,實在是冒天下之大不韙。”同時作出了這樣的評論:“四川電視台出面力挺鴻茅藥酒,是媒體的悲哀。而鴻茅藥酒再出江湖。是消費者的悲哀。而‘鴻茅藥酒’現象,是社會的悲哀。”

對此,我想發表幾點意見。

鴻茅藥酒事件的發生,與鴻茅國藥的廣告過度確實有很大的關聯。但記者發現,鴻茅藥酒雖然廣告批文多,但廣告都是按新《廣告法》規定執行,均依法合規。廣告過度營銷是整體醫藥行業存在的一種現象,不止鴻茅藥酒一家如此。

鴻茅藥酒到底安全不安全?不是某個自媒體人可以説了算的,長期的臨牀實踐才是最有説服力的。據2004年至2017年底,國家藥品不良反應監測系統中,共檢索到鴻茅藥酒不良反應報告137例,不良反應主要表現為頭暈、瘙癢、皮疹、嘔吐、腹痛等。這就是説鴻茅藥酒應用了14年,每年都有無以數計的老人患者使用,僅產生了137例不良反應。從中醫辨證來看,頭暈一般是肝陽上亢或者血虛所致,而瘙癢和皮疹一般是由體內濕熱藴藉引起,如果真是患有風寒濕痺的患者,是不會出現肝陽上亢或者濕熱症狀的。而出現頭暈、瘙癢以及皮疹這類所謂的不良反應,其實是患者違反鴻茅藥酒使用説明書中的"“禁忌”和“注意事項”引起的。由此可見,這137例不良反應報告基本是患者違反該藥品説明書、未經辨證論治濫用導致的,與鴻茅藥酒本身無關。

2018年6月2 日,國內許多網站紛紛轉文《鴻茅藥酒事件追蹤:多項檢測結果出爐!》其結果是:“鴻茅藥酒事件發生後,相關監管部門於2018年4月18日、23日,從生產企業和流通環節抽取不同生產批次的鴻茅藥酒,按照《衞生部藥品標準中成藥方劑(第十四冊)》進行全項檢驗,檢驗結果符合規定,產品合格。”另外,“2018年5月8日至5月10日,山西醫科大學司法鑑定中心對送檢的三個批次鴻茅藥酒,進行了毒性成分分析並出具鑑定意見,未檢出砷、汞和氰化物等有毒物質。”這些結果表明,鴻茅藥酒是合格的。

“倒掉髒水,留下孩子”,鴻茅藥酒事件中涉及到的一切質疑和傳言都有了相關監管部門的檢查檢驗結論,鴻茅藥酒產品沒有問題。

梳理“鴻茅藥酒”事件的全過程,我認為:錯的是人,而不是鴻茅藥酒本身。為什麼我們的有些人非要揪住不放呢?一個傳承了近300年,服務了人類近300年的中醫藥酒既然已經被“驗明正身”,為什麼不可以復出呢?我們常講:要用科學的態度和公正的眼光看問題,但我們這樣做,科學嗎?公正公平嗎?

由於人們的思維有差異,對中醫藥的見解不同,有關“鴻茅藥酒”的爭論可能還會繼續,那就讓它繼續吧。下面,我只想從“藥酒技術的歷史沿革”和“藥酒技術的優勢”以及“藥酒飲用的注意事項”三個方面作如下闡述,希望能收到拋磚引玉的效果。

酒,素有"百藥之長"之稱,將強身健體的中藥與酒"溶"於一體的藥酒,不僅配製方便、藥性穩定、安全有效,而且因為酒精是一種良好的半極性有機溶劑,中藥的各種有效成分都易溶於其中,藥借酒力、酒助藥勢而充分發揮其效力,提高療效。

一、藥酒技術的歷史沿革

藥酒是我國民間的一種獨特療法,是指用酒作為主要溶劑,再加入具有滋補、保健及治療作用的食物、藥物,經過一段時間的浸泡後服用,以達到防治疾病、保健強身、抗衰益壽功效的一種療法。

酒,這一日常生活之飲品,早在遠古時代,就被用於人體保健、防治疾病了,故有”酒為百藥之長”之説。這是因為酒不僅能把一些水所不能浸取出來的藥物有效成分浸泡出來,而且其本身有防治疾病的作用。它有通血脈、養脾氣、厚腸胃、祛寒氣、潤皮膚、行藥勢等功效。

上古時,人們用五穀釀酒,但多備而不飲,偶患疾病,服酒醫治;中古時,酒已成一種常用的保健飲品和治病藥物;到了春秋戰國時期,人們已經知道在酒內浸泡某些藥物,對人體保健、防治疾病的效果更好。先秦時期,醫學經典着作《黃帝內經》中有取醪醩(即酒)祛病邪的記載。東漢時期,張仲景《傷寒雜病論》中載藥酒3方,為瓜蔞薤白白酒湯、黃芪芍藥桂枝苦酒湯和紅藍花酒,分別用於胸痺、黃汗和婦人血氣腹痛。自此以後,隨着我國釀酒事業的發展和醫藥學的不斷進步,人們便有意將各種滋補藥物、食品與穀物一起釀酒或用這些藥物或食品來浸酒,從而形成了藥酒這一類方劑,其應用日趨廣泛。

唐宋時期,運用滋補藥酒保健強身、延年益壽已發展到了一定水平,併產生了較多配伍合理、製法嚴密的滋補酒方。唐朝着名醫家孫思邈《千金方》中收載有較多保健祛病、延年益壽的補益酒方。宋代官方編纂的《太平聖惠方》中設藥酒專節,其中記載了具有保健強身的滋補酒方30餘個。

宋代養生學家陳直所着的《養老奉親書》中還記載了一些適合老年人飲用的補酒,用藥温和,着重於保健,對後世補益酒的發展具有一定的啟迪作用。明清兩朝,隨着印刷業的發展,出現了眾多的藥物專着和食療專着,促進了滋補酒的發展和流傳。如在《普濟方》、《奇效良方》、《醫部全錄》、《本草綱目》、《飲食辨錄》、《隨息居飲食譜》等醫書中,均記載了不少滋補藥酒方,為保健藥酒的研究和運用提供了珍貴資料。此外,清代御醫還對藥酒的服用方法、原理和療效均有詳細的研究記載。時至今日,藥酒不斷推陳出新,更主動迎合人們追求品味、注重醫療和保健多重功效的要求,在酒類市場上愈來愈受歡迎。

二、藥酒技術的優勢

藥酒技術的優勢是:藥材浸泡在酒中久漬不易腐敗,長期保存不易變質,這較為適合年老體弱者及慢性病患者長期服用。

1、藥食結合,養生療疾

酒,是古今中外人類飲食文化中不可缺少的一種飲料。常飲藥酒,使人們在品味美酒享受人生的同時,又能達到養生保健或治療愈疾的目的。這樣,既避免了煎藥服用的不便,又免除了“良藥苦口”的煩惱,不亦樂乎!

2、配製簡便,適應面廣

藥酒配製簡便,容易掌握,適合於普通家庭製作。藥酒配方保留了湯劑的靈活性,可以根據每個飲用者的具體情況加減調整配方,以適應個體需求。藥酒可供內服,也可供外用,可用於治療疾病,也可供養生保健之用,適應面廣。

3、成分易溶出,提高療效

酒是一種有機溶媒,其主要成分為乙醇,具有良好的穿透性,易於進人藥材組織細胞中,以把藥材中大部分水溶性物質,如生物喊、鹽類、苷類等,以及水不能濟解,需要用非極性溶媒溶解的有機物質,如樹脂、揮發油、內酣、芳香烴類化合物等溶解出來。酒本身也有一定的藥用價值,能“通血脈”、“行藥勢”。《漢書》稱“酒為百藥之長、藥酒利用酒這一特性,將藥物與酒結合起來,把藥物的保健與治療作用,通過藥酒這種形式充分發揮出來。服用藥酒後,人體還可藉助酒“通血脈、“行藥勢”之力,增加機體對藥物的吸收,促進藥物療效的迅速發揮。

4、服用方便,易於保存

藥酒,既可以起到同湯劑一樣的效果,甚至更好,又不必像服湯劑那樣需要天天煎煮,可隨時服用,十分方便。而且酒具有防腐、消毒作用,當藥酒含乙醇40%以上時,可延緩許多藥物的水解,增強藥劑的穩定性。所以,藥材浸泡在酒中久漬不易腐敗,長期保存不易變質,這較為適合年老體弱者及慢性病患者長期服用。

三、藥酒飲用的注意事項

最後,我再次提醒大家,藥酒雖能補益、能治病,卻不是萬能的,更不是人人適宜。為避免因飲致害必須注意:藥酒是藥也是酒,俗話説“藥借酒興,酒助藥力”,如藥不對症,劑量不準,飲用不當及個人體質差異均可產生不同程度的毒副作用。酒的飲用也存在是否適宜與人體耐受量問題。不適宜飲酒的人,藥酒也不應喝。在選用藥酒時一定要注意掌握藥酒的功用和禁忌。根據個人體質、疾病性質、症狀特點,儘可能做到藥症相符,按法服用,即便藥性平和之保健酒也應以不醉為度,切不可過量。因為,即使是對症飲服藥酒,過量也可造成身體傷害。